Sunday, November 4, 2012

马大华文学会“老街导览”报道


大城故事
            请问你了解我国首都的故事吗?在吉隆坡,到处高楼大厦林立,马路上车水马龙,街道上人们快捷的脚步间接地让人意识到吉隆坡不断向前进步的动力。然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是吉隆坡繁荣的一面;试问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吉隆坡发展背后的故事呢?为了让人们更进一步地认识老吉隆坡的故事,马大华文学会特于20121020日(星期六)举办了一项名为“老街导览”的活动,让会员们一睹老吉隆坡曾经的面貌。
            
      当天活动的首个介绍地点为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又名“隆雪华堂”。隆雪华堂于1923年正式成立,会所建筑则在1934年正式建成。早期,隆雪华堂扮演着作为当时华人聚集地的角色;到了现今仍然保存着早期的矿工商会。随着时代的改变,隆雪华堂不再局限于作为华人的聚集地;反之,这栋历史建筑已经改换成公共开放空间,偶尔会被其他友族同胞租用来办喜宴等活动。
            
      接着,大伙儿去到了位于隆雪华堂对面,Petaling Hill(或名为“精武山”)下的陈氏书院参观。陈氏书院创建于1896年,由陈秀莲、陈春、陈新禧及陈在田四位先贤合力建成,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座建竣于1906年的书院是典型的传统华人庙宇,内设有院子、对称的楼阁及典型的砖瓦屋顶,建筑的材料与石材皆由中国运来,内外装饰十分华丽,是中国典型的石湾花雕。值得一提的是,吉隆坡陈氏书院可说是中国广东省陈氏书院的缩影,其建筑风格皆采用“四合苑”概念,简单的来说就是建筑物主要由四栋院子合拼而成,其中部就会形成“天井”,以用来采光照亮建筑室内及收集雨水。
            
      从陈氏书院出来再沿着Jalan Petaling往上步行约五至十分钟就是茨厂街了。但不说不知,原来位于陈氏书院及茨厂街之间的两排70年代老店也有着少为人知的故事。这两排老店所形成的街道在早期被人称为“棺材街”,相传是因为在早期这条街道的尾部多数是棺材店而得名。据同行的导览员所说,这两排老店在以前除了有棺材店之外,还有着风月场所、药房、旅馆甚至是殡仪馆呢!但事移景迁,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只是两排孤寂、阴沉的老店,以往的情景已成为历史……老店的后巷又被称为“鬼仔巷”,关于这条巷子的名字的说法有两种:早期的巷子总是儿童嬉戏玩耍的地方,而当时的人们总爱称儿童为“鬼仔”。基于当时有许多儿童喜欢聚集在该巷子玩耍,而该巷子就因此得名;另一种说法就是说明酗酒者(通称“酒鬼”)及流氓通常聚集在隐蔽的巷子,当然,这是一种对该巷名贬义的说法。
        
            70年代老店隔一条街的Jalan Panggung又名为“文化街”里坐落着一栋在1901年成立的吉隆坡早期邮政局。虽然该建筑物的外观已经破旧不堪,但人们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座早期邮政局是属于一种叫做Tudor式的建筑风格。导览员也有说,以前在这座邮政局前有着一支高高的旗杆。每当有信件或物品从外地运至,邮政人员都会利用旗杆升起一面红旗,以通知附近的居民到邮政局来领取他们的信件。在Jalan Panggung附近的早期建筑物还包括:叶亚来时代的普长春戏院(后来被拆建成大中华戏院)、大中华戏院、恩记唱片行及李霖泰菜市场。其中,大中华戏院因闹鬼事件及多次火患而被拆除,其旧址已被改为停车场。
            
      接着,大家去到了由广肇会馆所创建的关圣帝君庙。该庙采用广东闽南式的建筑风格,与陈氏书院的建筑格式颇有相似之处:两座建筑物的屋顶皆有着龙、凤、鳌等吉祥物作为装饰及都采用“四合苑”的建筑概念。在早期,广肇会馆曾办“广肇义学”,为早前的儿童提供免费教育。据说,在世界第二大战时期,华人先辈从中国南来落地生根后,因为宗教信仰的需求,先辈们纷纷在本地建造许多庙宇。而由于华人都有着不同的姓氏及源流,各庙宇都被不同姓氏及源流的先辈打理。满足了宗教信仰的需求,为了下一代的教育着想,各庙宇都开始办起了义学,为日后先辈们开办学校的理念奠定了基础。除了广肇会馆所创建的关圣帝君庙,不远的仙四师爷庙也是另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庙宇。仙四师爷庙于1864年由吉隆坡开埠功臣甲必丹叶亚来创建,据庙前的史事记载,叶亚来在平乱的时候,仙四师爷显灵帮助叶亚来平定了内战,后者为了感谢仙四师爷的帮助,于是就建庙以谢神恩。
            
      参观了许多具历史性的建筑物后,大家在之后踏遍了吉隆坡市中心内的几条老街及著名地点,以下皆是对于该老街及地点的介绍:
敦李孝式街(Jalan Tun HS Lee:敦李孝式街位于茨厂街旁,在早前被名为“谐街”。现今仍有许多小贩在街道两旁摆卖,两旁的建筑物皆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情景依然繁华热闹。
Jalan Hang Lekir:早前名Jalan Cecil,但由于早期华人不谙英语,因此该街道亦被叫做“思士街”。思士街是谐街中段的一条横街,街里建有怀旧酒吧,通常为外国游客所喜爱的聚集地。街内较为独特的建筑物有南益大厦,独特之处是该大厦有装饰建筑(Art Deco)的建造风格,为早期常见的建筑风格之一。
敦陈祯禄街(Jalan Tun Tan Cheng Lock:早前许多小贩在此摆卖,商业活动极其发达,商家及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由于顾客在讨价的过程中不时指天划地,因此敦陈祯禄街也被叫做“指天街”。
茨厂街(Jalan Petaling:相传在叶亚来时代,叶亚来有从事木薯种植业。木薯成熟被挖掘后再被加工就可制成木薯粉(木薯粉也被当地人称作“茨粉”)。有人说该木薯加工厂的遗址就正正位于茨厂街内,因此“茨厂”街因而得名。茨厂街曾有着热闹非凡的景象,尤其是在农历新年到来的前夕,许多当地人都会到茨厂街办年货,而分身不暇的小贩甚至会在各自的摊位前与家人共进团圆饭,浓厚的春节气息可想而知。虽然茨厂街至今仍是人潮络绎不绝,但先前的景象已无迹可寻……
文化艺术坊(Pasar Seni:在叶亚来时代,Pasar Seni的前身是露天菜市场。但后来英殖民政府基于卫生考量,而把露天菜市场改建成一座室内市场。多年后的今天,Pasar Seni已变成售卖文化艺术品的地点,著名的文化艺术坊。
Medan Pasar:位于叶亚来故居(现HSBC Bank)前。就在英殖民政府计划改建露天菜市场时,叶亚来故居前的空地就被充当为临时菜市场。
~~待续… …
马大华文学会学记团   袁永健报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